事(shì)關你的收入!一文了解2023個稅年度彙算怎麼(me)辦

發(fā)布時間:

2024-02-23

來源:

作者:


2024年3月1日起(qǐ),將(jiāng)迎來2023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彙算。稅務總局近日發(fā)布《關于辦理2023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事(shì)項的公告》(國(guó)家稅務總局公告2024年第2号),明确相關辦理事(shì)項。
公告明确,2023年度彙算辦理時間爲2024年3月1日至6月30日。在中國(guó)境内無住所的納稅人在3月1日前離境的,可以在離境前辦理。
01
個稅年度彙算即將(jiāng)開(kāi)始
看看你是否需要辦理?
哪些人不需要辦理年度彙算?
納稅人在2023年已依法預繳個人所得稅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,無需辦理彙算:
(一)彙算需補稅但綜合所得收入全年不超過(guò)12萬元的;
(二)彙算需補稅金額不超過(guò)400元的;
(三)已預繳稅額與彙算應納稅額一緻的;
(四)符合彙算退稅條件但不申請退稅的。
哪些人需要辦理年度彙算?
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,納稅人需辦理彙算:
(一)已預繳稅額大于彙算應納稅額且申請退稅的;
(二)2023年取得的綜合所得收入超過(guò)12萬元且彙算需要補稅金額超過(guò)400元的。

02

這(zhè)些事(shì)項可在個稅彙算期間

填報或補充扣除

下列在2023年發(fā)生的稅前扣除,納稅人可在彙算期間填報或補充扣除:

(一) 減除費用6萬元,以及符合條件的基本養老保險、基本醫療保險、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扣除;

(二) 符合條件的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、子女教育、繼續教育、大病醫療、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、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;

(三) 符合條件的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、商業健康保險、個人養老金等其他扣除;

(四)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事(shì)業捐贈。

03

辦理方式有哪些?

納稅人可自主選擇下列辦理方式:

(一)自行辦理。

(二)通過(guò)任職受雇單位(含按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其勞務報酬所得個人所得稅的單位)代爲辦理。

納稅人提出代辦要求的,單位應當代爲辦理,或者培訓、輔導納稅人完成(chéng)彙算申報和退(補)稅。

由單位代爲辦理的,納稅人應提前與單位以書面(miàn)或者電子等方式進(jìn)行确認,補充提供2023年在本單位以外取得的綜合所得收入、相關扣除、享受稅收優惠等信息資料,并對(duì)所提交信息的真實性、準确性、完整性負責。納稅人未與單位确認請其代爲辦理的,單位不得代辦。

(三)委托受托人(含涉稅專業服務機構或其他單位及個人)辦理,納稅人需與受托人簽訂授權書。

單位或受托人爲納稅人辦理彙算後(hòu),應當及時將(jiāng)辦理情況告知納稅人。納稅人發(fā)現彙算申報信息存在錯誤的,可以要求單位或受托人更正申報,也可自行更正申報。

04

你是退稅還(hái)是補稅?

一個公式教你計算

2023年度終了後(hòu),居民個人(以下稱納稅人)需要彙總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取得的工資薪金、勞務報酬、稿酬、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綜合所得的收入額,減除費用6萬元以及專項扣除、專項附加扣除、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和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事(shì)業捐贈後(hòu),适用綜合所得個人所得稅稅率并減去速算扣除數(稅率表見附件1),計算最終應納稅額,再減去2023年已預繳稅額,得出應退或應補稅額,向(xiàng)稅務機關申報并辦理退稅或補稅。具體計算公式如下:

應退或應補稅額=[(綜合所得收入額-60000元-“三險一金”等專項扣除-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-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-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事(shì)業捐贈)×适用稅率-速算扣除數]-已預繳稅額

彙算不涉及納稅人的财産租賃等分類所得,以及按規定不并入綜合所得計算納稅的所得。

2023個稅年度彙算怎麼(me)辦?

一組圖了解↓↓

來源:央視新聞、國(guó)家稅務總局